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吳兆軍 報道
1月9日,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這座現代化鋼城,河鋼集團邯鋼公司又奏響了新一天踔厲奮發的鋼鐵交響。
《中國冶金報》記者來到邯鋼邯寶煉鋼廠轉爐平臺,天車穿梭,設備隆隆,熊熊升騰的爐火正訴說著新一年美好的愿景。一爐新品種汽車鋼正在冶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班前會上,邯寶煉鋼廠轉爐主控室內,黨的二十大代表,邯鋼邯寶煉鋼廠特檔技術主管、轉爐車間副主任唐笑宇和工友們一起暢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對咱們來說,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會有話語權。”一席話讓工友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干勁倍增。
“經過持續攻關,高端汽車板用鋼煉鋼用時從原來的50分鐘縮短到現在的35分鐘。高效生產就是效益,下一步咱們爭取縮短到30分鐘以內。”唐笑宇說,汽車板是近年來邯鋼產品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方向,隨著客戶對產品強度、韌性等性能要求不斷提升,他們也在不斷提高鋼水純凈度等指標。其中,終點氧含量是影響鋼水純凈度的重要因素,目前邯鋼鋼水終點氧含量已由712ppm降低到平均400ppm,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煉鋼不僅要調整鋼水里的碳、硅、錳、磷等元素含量,而且還要不斷加入‘創新料’,爭取煉出更多高端鋼、精品鋼、‘爭氣鋼’。”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孜孜前行,唐笑宇創新了“留渣法”冶煉,參與了大廢鋼比條件下品種鋼氮含量控制技術開發與應用等,曾獲得模擬煉鋼世界冠軍、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榮譽屬于過去,現在要以‘歸零’心態重新出發,爭取攻克更多科研難關。”新的一年,唐笑宇又給自己定下了新目標。
走在鋼花飛舞的生產現場,邯寶煉鋼廠黨委書記張紹華指著正在生產的轉爐說:“現在260噸轉爐操作只需3個人,而上世紀80年代,操作30噸轉爐需要十幾個人。隨著經驗煉鋼向自動化煉鋼、智能化煉鋼快速發展,鋼鐵行業的‘傻大黑粗’已經成為歷史,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我們不斷創新!”
目前,河鋼集團已進入技術升級新發展周期,如何打造出更多的“河鋼造”品牌?圍繞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變發力,2022年邯寶煉鋼廠已解決鋼鐵料消耗、合金消耗等方面技術難題23項,開發超低溫韌性耐磨鋼、1300兆帕馬氏體超高強鋼等新產品25個,進一步拓展了高端市場。
走進邯鋼產品展廳,汽車制造、白色家電、百米高速軌、油氣能源輸送、航空航天等領域使用的邯鋼產品盡收眼底。“這里很多產品不僅是我國制造大國重器的重要基礎材料,而且還走出國門,贏得國外高端客戶的青睞。”張紹華介紹著職工們親手鍛造的鋼鐵,眉宇間露出自豪。
“瞄準高端市場需求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今后展品中還將不斷增加更多的新成員。”張紹華說,鋼鐵是制造業的基礎和重要原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這些都對鋼鐵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讓鋼鐵工人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綠色低碳技術和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推動產品結構轉型發展,邯鋼邯寶煉鋼廠成立了職工創新工作室,將技能競賽與高技能人才培養、群眾性學習練兵活動相結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持續推進技術創新。
“我們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一線生產實踐相結合,我和工友們技術創新的熱情就像升騰的爐火。”1月9日,剛剛組織完出鋼生產的轉爐車間技術員代紅星,用手套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介紹說,去年10月下旬以來,邯寶煉鋼廠已開發高端新產品8個,既滿足客戶對新產品的需求,又提升了我們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轉爐是煉鋼的‘排頭兵’,每一個新鋼種的冶煉,都離不開技術創新。”唐笑宇說,新年伊始,他們正在集體攻關一項轉爐煉鋼新工藝,把用于新轉爐的部分生產工藝思路用于老轉爐,可改善老轉爐碳氧積、終點氧含量等指標,在讓鋼水更加純凈的同時還要把生產成本降得更低。
“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作為新時代煉鋼工,必須淬煉過硬本領,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斷增強鋼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挺起‘鋼鐵脊梁’。”唐笑宇看著眼前升騰的爐火,信心百倍。
在邯寶煉鋼廠轉爐主控室和生產現場,這片奮斗者的區域,到處都灑滿唐笑宇和工友們創新的汗水。他們每天往轉爐里加點“創新料”,熊熊爐火,越燒越旺。
記者手記
汽車板有著“皇冠”級產品的美譽,也是邯鋼的拳頭產品之一,目前邯鋼已實現向國內外多家車企批量供貨,實現著國內國際“雙循環”。近年來,隨著汽車用鋼高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高端客戶對產品的強度、韌性等技術指標要求日趨嚴苛,倒逼源頭鋼水生產不斷提高純凈度等指標。其中,終點氧含量是影響鋼水純凈度的重要因素。經過兩年持續創新技術攻關,邯鋼最終破解了這一行業共性難題。
瞄準高端市場需求,發揮技術引領作用,邯鋼邯寶煉鋼廠近年來不斷加大特色產品研發和高端客戶拓展力度,持續提高產品創效水平。
創新之路不會一馬平川,難免遭遇挫折與困難,如何保持鍥而不舍的創新韌勁至關重要。就像從原料變成優質鋼水,需要經過多道工藝的淬煉,成長為新時代的優秀科技人員,同樣要磨礪自己,才能淬煉過硬本領、擔負起建設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的時代使命。在這一點上,以唐笑宇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立足崗位,通過技術創新解決行業技術難題,用行動給出了響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