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通訊員 張麗 楊業璐 報道
1月29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為某客戶定制生產的15噸沉淀強化型鎳基高溫合金全部下線。經檢測,產品質量和關鍵性能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第一季度,主打產品——沉淀強化型鎳基高溫合金訂單供不應求,我們正在開足馬力生產。”該產品鋼種負責人馬超介紹,高溫合金主要應用于渦輪葉片、渦輪盤、環形件、尾噴管及緊固件等部件,是航空、航天、能源、艦舶等戰略性產業的關鍵戰略物資,這類物資通常由張宣科技特材研制產線生產。
該產線是集綠色高端材料研究、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線,能夠面向客戶提供多種關鍵領域用高端特種材料及一體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化生產離不開智能化設備的支撐。
“我們擁有行業一流的真空感應爐、真空自耗爐、恒熔速保護氣氛電渣爐、自由鍛錘、45兆牛快鍛機及其配套設施。”特材研制公司副經理梁佳告訴筆者,“核心裝備引自全球著名的加熱、熔化、熱處理和焊接等設備專業化集團——美國應達集團,具備高品質鎳基特種合金產品供應能力。”
筆者在新春走訪中發現,該產線所用的真空感應爐如同一個“智慧大腦”,可以根據專屬設計的工藝參數,實現全過程精準控制。
智能制造讓產品更具個性。個性化定制無疑是工業制造領域的革命性挑戰,生產線只有足夠的智能化、柔性化才能滿足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
“相比傳統的鋼鐵冶煉裝備和工藝,高性能的伺服驅動系統和先進的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為生產過程提供了高可靠性和高重復性,可以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精準配置各項工藝參數,比如對某個氣體成分實現低控,對某個強化元素含量進行萬分之一的微調等。控制系統每12秒就會計算一次參數,對整個運行系統進行動態調整,保證了每一件產品的品質和成本。”馬超介紹。
智能制造讓檢修更快捷。“過去發現水系統運行故障,需要安排專業維檢人員現場處理,容易造成一定的滯后。現在所有的水路都與控制系統連接,具備報警、聯鎖控制功能,檢測儀器發現某個水路故障后,便無縫銜接切換到另一個水路系統。”自動化專家李慧勇介紹。
記者發現,主機顯示器上有將介質、工藝、能耗等全部涵蓋在內的“全要素”界面。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任何故障都能夠清晰顯示并完整保存,而且可以隨時調取查看,幫助操作人員發現驅動裝置、閥門和泵等部件出現故障的原因,并及時進行診斷和排除。
“1月份,我們為某特大型央企定制生產的3個牌號特種焊材,都是市場上的緊缺品種,將應用于航空航天關鍵核心零部件制造。”該公司營銷主管易華說。
這樣的高端個性化定制生產訂單在張宣科技特材研制產線還有很多。2022年,該公司根據航空航天、海工、石化等國家關鍵戰略性領域和高端客戶個性化需求,定制研發生產了高溫合金、因瓦合金、哈氏合金等30余種高端新材料,為中航工業供應的高端產品售價達到23.8萬元/噸。
可以說,智能制造助力張宣科技技術高度、產品高度、工藝高度全面釋放。
圖為張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職工正在對冶煉高溫合金熔煉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劉林 攝)